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所指皆梦想 赛场独行炼自信
南京讯 —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年轻选手引起了虎扑nba新闻全场瞩目,14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、冷静的判断和超出年龄的沉稳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被业内看好的“击剑小明星”,用手中的剑和脚下的步伐,诠释了何为“比赛让我虎扑中国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靠自己”。
剑道上的独舞者:胜负之间,唯有自己
决赛日的赛场,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,聚光灯下,两位小剑客身着雪白防护服,头戴金属面罩,彼此致意后便迅速进入战斗姿态,姜鑫瑞的对手是来自上海的上届冠军,实力强劲,比分一度胶着,在关键一剑的裁决上,裁判经视频回放后判定对手得分,面对争议判罚,场边的教练忍不住起身,但姜鑫瑞只是深吸一口气,轻轻点头,随后主动后退至准备线,调整了一下手中的剑,等待下一回合的开始。

“在场上,你听不到太多外面的声音。”赛后,姜鑫瑞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汗水浸湿的头发贴在他的额头上,眼神却清澈而坚定,“穿上防护服,世界就安静了,裁判的哨声、剑尖碰撞的声音、自己的呼吸声,都变得格外清晰,那一刻,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,教练不能替你打,队友不能帮你防,所有决策和反应都必须来自你自己。”
这种超越年龄的认知,并非一蹴而就,姜鑫瑞的教练李劲松透露,这孩子刚接触击剑时,也曾是个会因为输球而掉眼泪、依赖场外指导的小不点。“击剑是一项极其个人化的运动,它本质上是教你独立,我们一直在向他灌输,无论准备得多充分,一旦踏上剑道,就是一场孤独的战斗,很高兴,他真正理解了这一点,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力量。”
从羞涩到自信:剑尖划出的成长轨迹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,源于一次偶然的校园体验课,当时年仅9岁的他,被教练一眼相中,认为他“手臂线条长,反应敏捷,有天赋”,最初的训练日子并不好过。
“他刚开始特别内向,甚至有点胆小,在队内对抗时都不敢主动进攻。”母亲王女士翻看着儿子早期的比赛视频,笑着说道,“那时候输了比赛会躲起来,觉得自己不行。”转变发生在一次次实战积累之后,2023年,姜鑫瑞在一次省级比赛中意外击败了一名种子选手,那次胜利如同打开了一扇门。
“我记得那场比赛后,他眼睛里有一种光不一样了。”王女士回忆道,“他走过来,很认真地对我说,‘妈妈,我发现我好像可以。’”自那以后,训练馆里多了一个“小训练狂”,文化课结束后,他总会自觉加练步伐和刺靶,反复观看世界顶级佩剑运动员的比赛录像,分析他们的战术和节奏。
“击剑带给我的最大改变,就是自信。”姜鑫瑞说,这种自信并非盲目自大,而是源于充分的准备和清晰的自我认知。“每一次训练,你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汗,每一次比赛,无论输赢,你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,哪里还需要改进,这种对自己能力的‘心里有数’,让我不再害怕任何对手。”
未来可期:独行侠的下一站
夺得全国锦标赛银牌,对姜鑫瑞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,而非终点,他的技术特点是步伐灵活、进攻果断,尤其是在防守反击转换的瞬间,爆发力极强,国家青年队的一位资深教练在观赛后评价道:“这个年纪有如此冷静的头脑和独立的赛场思维能力,非常难得,他懂得如何与自己对话,如何自己解决问题,这是成为顶尖运动员的关键品质。”

对于未来,这位少年剑客有着清晰的规划,他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少年队,并希望在明年有机会参加国际青少年赛事,与更高水平的对手过招。“我想看看我的‘靠自己’,在世界舞台上能发挥出多少能量。”姜鑫瑞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。
当被问及想对同样练习击剑的小伙伴们说些什么时,他思考了片刻,说道:“不要害怕独自站在剑道上的感觉,因为那份孤独感,最终会让你变得无比强大,你的自信,来自于每一次你独自面对困难并战胜它的经历。”
剑道虽短,却映照出一条漫长的成长之路,姜鑫瑞,这位年仅14岁的击剑少年,用他的剑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,在他看来,那柄轻巧的佩剑不仅是夺取奖牌的工具,更是丈量自我、锻造内心的伙伴,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独立的远征,而每一次远征,都让那个曾经羞涩的男孩,变得更加自信、更加闪耀,他的故事,正印证了那句话:真正的强者,始于独自上场的勇气。